切實服務保障退役軍人 開創移交安置工作新局面
2022年,移交安置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強軍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退役軍人工作重要論述,團結奮進、真抓實干,順利完成全年各項任務,推動退役軍人移交安置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一、有序推進法規建設,著力構建新時代安置制度體系
立足新時代新特點,積極銜接軍地改革新要求,堅持“立、改、廢、釋”并舉,統籌推進政策制修訂工作,著力構建系統完備、務實管用的退役軍人移交安置政策制度體系。堅持退役軍官、退役軍士和退役義務兵一體研究、統籌設計,全力推進《退役軍人安置條例》起草論證工作,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建議5000余條,取得較好立法效果和社會效果。目前,《退役軍人安置條例》已進入立法審查階段。結合新的軍官制度、士兵制度改革成果,研究轉業軍官服役貢獻量化賦分辦法,跟進修訂安排工作退役軍士和義務兵服現役表現量化評分辦法,樹立重德才、重實績、重貢獻的安置導向,激勵引導現役官兵聚焦備戰打仗,積極建功軍營。
二、圓滿完成安置任務,切實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
積極回應退役官兵期盼,著力優化安置程序,不斷提升安置質量,有序組織檔案審核、崗位計劃確定、選崗定崗、教育培訓等工作,圓滿完成5萬余名轉業軍官和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含退出消防員,下同)年度安置任務,受到軍地單位和退役官兵一致好評。轉業軍官方面,指導各地統籌運用考試考核、雙向選擇、“直通車”等安置方式,提高人崗匹配度以及轉業軍官、接收單位滿意度;健全軍地檔案接收審核機制,大幅減少退檔滯留人數;轉業軍官90%以上安排到黨政機關和參公單位,近2000名具備專業特長轉業軍官通過“直通車”妥善安置;中央單位安置轉業軍官占北京地區計劃數的50%以上,有效發揮表率作用,實現安置工作量效齊升。退役士兵方面,進一步壓實地方安置責任,發揮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主渠道作用,探索基層公務員崗位、事業單位管理崗和專業技術崗安置退役士兵方式方法,安置質量逐年提高;下達中央企業崗位計劃1.9萬個,崗位數實現5連增,待遇較好、發展通道順暢的崗位較往年增多,崗位計劃與安置任務匹配度進一步提高;落實“一件事一次辦”要求,指導各地結合實際整合資源,規范和改進“一站式”服務,為退役士兵相關手續辦理提供集成化、集約化、便捷化服務。
三、有力推進專項任務,積極主動服務軍隊備戰打仗
立足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積極支持配合深化文職人員制度改革,10余次與軍地單位溝通協商,深入研究退休文職人員接收安置、服務管理等政策,助力《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以及《軍隊文職人員退休暫行規定》等配套政策文件出臺實施。全面完成部分退役士兵基本養老保險集中補繳工作,285.3萬余人享受政策紅利,解決退役士兵急難愁盼問題,傳遞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關懷。牽頭組成調研組,赴廣東、江蘇開展“蹲點抓落實”工作,走訪服務中心(站)等39個,召開座談會9場,訪談退役軍人、退役軍人工作者近100名,發放統計調查問卷650份,了解基層情況,錘煉干部隊伍,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和退役軍人法規政策落實落地。此外,引導推動退役軍人到邊疆地區工作,積極做好跨軍地改革集體轉制退役軍人及隨調隨遷配偶子女落戶工作,探索建立軍地通用型人才進入通用航空企業工作機制。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移交安置工作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扣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努力讓退役軍人獲得感成色更足。一是抓好政策創制實施。以精準落實《“十四五”退役軍人服務和保障規劃》為牽引,推動出臺《退役軍人安置條例》及相關配套政策文件,跟進做好宣傳解讀培訓等工作,積極穩妥推進政策實施落地,充分釋放政策紅利。二是圓滿完成年度轉業軍官和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任務。認真總結基層實踐經驗,加強工作統籌和指導調度,推動各地有序做好安置計劃下達、檔案審核、崗位提供、選崗定崗、教育培訓、服務保障等工作,緊前完成年度安置任務。三是全面提高安置工作質量。進一步優化移交程序,改進安置辦法,健全與服役貢獻掛鉤、與個人德才匹配的“陽光安置”機制,形成貢獻越大、安置越好的鮮明導向,不斷提升退役軍人滿意度。